小麥腥黑穗病近年在沿江蘇南等地發生較重,部分重病田小麥產量和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生產出的商品麥甚至因病粒率過高被拒收。
普通腥黑穗病近年在沿江蘇南等地發生較重,部分田塊病害嚴重,對小麥產量和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需注意預防。而在沿淮、沿海地區,散黑穗病常年都有發生,腥黑穗病在部分地區也有發生。散黑穗病在穗期散粉傳播距離較遠,病區生產的小麥種子,帶病的可能性均較大?;茨消渽^生產的紅皮小麥種子,都要注意其是否帶黑穗病。大華種業等大型種子企業在小麥繁種過程中很重視采取種子處理等措施對腥黑穗病等種傳病害加以控制,種子帶病的風險相對小一些。
不在病田留種,全部換用新麥種,能降低種子帶病的風險,但除非使用非病區生產的種子,否則并不能排除種子帶菌的可能。另外,腥黑穗病病菌能在土壤病殘體中存活,并能侵染小麥幼苗。病田種麥,最好用藥進行種子處理。25克/升咯菌腈懸浮種衣劑、25克/升滅菌唑懸浮種衣劑,登記用于小麥拌種防治腥黑穗病。
除咯菌腈、滅菌唑等藥外,戊唑醇、苯醚甲環唑等藥也能有效防治小麥腥黑穗病。戊唑醇等唑類殺菌劑對種子萌發和幼芽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小麥出苗期可能遇低溫、高濕環境時,盡量避免使用這類藥物,選用咯菌腈等藥種相對較好。
黑穗病病菌在種子萌發出苗期侵染。等小麥出苗后,病菌已侵入麥苗,此時再噴施農藥就基本沒有防治效果了。應進行種子處理,不僅防治效果好,而且用藥省,操作簡單。種子包衣后適當晾一下,還可以存儲一段時間,更便于種田大戶進行種子處理和播種作業。
(來源:中國農藥網)
免責聲明:信息摘自互聯網,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刻刪除。